紧张焦虑抑郁,常诱发和加重心血管病,“双心

来源: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7-2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焦虑障碍具体有哪些表现呢?实际上,根据起病缓急和症状严重程度的不同可将焦虑障碍分为慢性焦虑障碍和急性焦虑障碍。 强烈的焦虑、紧张、愤怒以及压抑等心理因素可以诱发血压

焦虑障碍具体有哪些表现呢?实际上,根据起病缓急和症状严重程度的不同可将焦虑障碍分为慢性焦虑障碍和急性焦虑障碍。

强烈的焦虑、紧张、愤怒以及压抑等心理因素可以诱发血压增高,也是促进血压不稳定、诱发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原因。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情绪激动容易诱发脑中风等。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焦虑和抑郁的情绪十分常见,这些不良情绪不仅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治疗的依从性,而且增加患者的死亡率。

长期的精神心理障碍可增加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发病的风险。有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是无抑郁症患者的2~3倍。精神高度紧张或长期的精神压力会增加高血压患病的风险。情绪诱发高血压的典型例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军包围了苏联的列宁格勒。在长期的包围中,列宁格勒的居民中许多人出现了高血压,医学界称为“围城高血压”。

(1)慢性焦虑障碍:又称广泛性焦虑障碍,是一种以焦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障碍,患者常常有不明原因的提心吊胆、紧张不安,并有显著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肌肉紧张及运动性不安。广泛性焦虑障碍起病缓慢,可与一些心理社会因素有关,尽管部分患者可自行缓解,但多表现为反复发作,症状迁延,病程漫长,导致患者社会功能下降。

患者除精神上的过度担心之外,常伴有注意力难于集中,易疲劳和睡眠障碍,如难以入睡、睡中易惊醒;情绪易激惹等。有的患者可出现肌肉酸痛,多见于胸部、颈部及肩背部肌肉,紧张性头痛也很常见,有的患者可出现肢体的震颤。患者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如心动过速,血压不稳,胸闷、气短,皮肤潮红或苍白,口干,便秘或腹泻,出汗,尿意频繁等。有的患者可出现早泄、阳痿、月经紊乱等症状。

研究表明,在心内科就诊的患者中,有1/3以上的患者存在“双心”问题,但由于传统的单纯生物医学模式,临床医生往往只考虑心血管问题而容易忽视精神心理问题。

抑郁障碍,是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临床表现可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抑郁的核心症状包括情绪低落、兴趣缺乏和快感缺失,可伴有躯体症状、自杀观念和行为等。发作应至少持续2周,并且不同程度地损害社会功能,或给本人造成痛苦和不良后果。

对双心疾病患者,只针对心血管疾病治疗,往往达不到满意的效果,由此进行的过度检查和治疗,不但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费用和心理负担,而且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因此,提高医生和患者对双心疾病的认识很有必要。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心理压力增加,在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仍不断上升的同时,心理障碍的发病率也逐年增高。心血管疾病患者合并心理障碍在临床上常见,当心血管疾病与心理障碍并存时被称之为“双心”疾病。

由惊恐引起的过度呼吸可造成呼吸性碱中毒(二氧化碳呼出过多导致血液偏碱性),又会诱发四肢麻木、口周发麻、甚至抽搐等,进一步加重患者的恐惧,使患者精神崩溃。常常促使患者到医院看急诊,医生易误诊为心血管疾病的发作,但心血管相关检查往往无明显异常。一般急性焦虑发作持续数分钟或数十分钟,可自行缓解或经输氧、输液后缓解。

(2)精神心理障碍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有不利的影响:心情不好或情绪激动常常会加重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强烈持久的情绪刺激(如愤怒、激动、强烈的自责等)可以使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率加快、心肌耗氧增加,增加血液的凝固性,常常诱发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2)急性焦虑障碍:又称惊恐障碍或惊恐发作,是反复出现显著的心悸、出汗、濒死感或失控感。典型的惊恐障碍是间歇性发作的,当患者处于发作间歇期可能不会出现任何特殊的症状。患者可在没有任何诱因的情况下突然发作,表现为突如其来的惊恐、心脏剧烈地跳动,胸口憋闷,呼吸困难。

儿童和老年患者的抑郁症状常不典型。儿童患者多表现为兴趣减退,不愿参加游戏,退缩,学习成绩下降等。老年患者除抑郁心境外,焦虑、易激惹、敌意、精神运动性迟缓、躯体不适主诉等较为突出,病程较冗长,易发展成为慢性。

有的患者可出现情绪性血压升高或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室性早搏、阵发心房颤动或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有的患者则可能出现冠状动脉痉挛(即冠状动脉发生一过性收缩),引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另有患者可出现应激性心肌病,引发急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引起心室颤动或心脏性猝死。

文章来源:《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网址: http://www.lcxxgbzz.cn/zonghexinwen/2022/0726/1299.html



上一篇: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运用新型射频消融系
下一篇:服药无效,可能是肾上腺“过度兴奋”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投稿 |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版面费 |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论文发表 |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