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非甾体抗炎药的心血管不良反应及用药监护

来源: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2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能够起到良好的镇痛、消炎及抗热效果,在各类炎性疾病的治疗中能够发挥作用,是临床中理想的抗生素药物。据相关机构统计,目前全球范围内每天使用NSAIDs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能够起到良好的镇痛、消炎及抗热效果,在各类炎性疾病的治疗中能够发挥作用,是临床中理想的抗生素药物。据相关机构统计,目前全球范围内每天使用NSAIDs 的人群高达300万人次[1]。但随着各类因素导致的NSAIDs 大剂量、长疗程的使用,因NSAIDs 导致的各类不良反应发生率逐渐提高[2]。本文主要通过对NSAIDs 用药机制进行综述,分析其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同时针对性地提出用药监护方法。

1 NSAIDs 的作用特点及分类

1.1 NSAIDs 的作用特点

NSAIDs 是一类不含甾体结构的抗炎药,首次合成于20 世纪90年代,首例品种为阿司匹林,经过100 多年的发展,临床合成的NSAIDs 已经数以千计,在临床上广泛用于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多种发热和各种疼痛症状的缓解中[3]。NSAIDs 主要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及血栓素的合成达到对不良症状的改善效果,NSAIDs 能够通过对下视丘体温调节中枢使外周血管扩张,间接促进了皮肤黏膜的毛孔扩张,增加了散热,进而有效地实现解热这一功效[4-5]。NSAIDs 通过抑制中枢前列腺素的合成发挥解热作用,这类药物只能使发热者的体温下降,而对正常体温没有影响。NSAIDs 产生中等程度的镇痛作用,镇痛作用部位主要在外周。对各种创伤引起的剧烈疼痛和内脏平滑肌绞痛无效[6]。对慢性疼痛如头痛、关节肌肉疼痛、牙痛等效果较好。在组织损伤或出现炎症时,局部产生和释放致痛物质,同时前列腺素的合成增加,前列腺素提高痛觉感受器对致痛物质的敏感性,对炎性疼痛起放大作用。大多数的NSAIDs 具有消炎作用[7],NSAIDs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抑制白细胞的聚集、减少缓激肽的形成、抑制血小板的凝集等发挥消炎作用。对控制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疗效肯定;NSAIDs 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均有抑制作用,与其他抗肿瘤药物有协同作用[8-9]。

1.2 NSAIDs 的分类

临床中根据NSAIDs 结构与用药机制的区别对其进行分类,其中阿司匹林、贝诺酯是水杨酸类的代表药物[10];乙酰氨基酚是乙酰苯胺类的代表药物,但需要注意的是,乙酰苯胺类药物对于炎症的抵抗效果较其他种类药物而言相对较弱;吲哚美辛是芳基乙酸类代表药物;布洛芬、萘普生是芳基丙酸类代表药物;吡罗昔康、美洛昔康是1,2-苯并噻嗪类代表药物,但该类药物作用于环氧化酶(COX)-2 时其抑制效果要强于作用于COX-1 时,因此该类药物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2 NSAIDs 的心血管不良反应及其相关因素

2.1 NSAIDs 的不良反应

通常情况下,NSAIDs 所致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不良反应、肝脏损害、皮肤反应、肾脏损害、心血管不良反应、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等。胃肠道不良反应与COX 具有COX-1 和COX-2 两种同工酶有关,如果存在一种情况即NSAIDs 用药剂量比抑制剂剂量要高,则会导致为胃穿孔、胃出血及十二指肠胃溃疡及出血等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如采用选择性抑制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但是又会诱发血栓、心肌梗死、脑卒中、高血压、心力衰竭、动脉栓塞、阵发性房颤等心血管不良反应[11]。肝脏损害主要是由于在NSAIDs 用药后肝脏自身具有的超敏反应会出现一定的代谢异常,进而直接或间接地导致肝脏出现毒性反应,一般情况下肝脏毒性反应潜伏期较短,发生率较高,可预测性差,也是NSAIDs用药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环节。皮肤反应主要表现为皮疹、荨麻疹及过敏性皮炎,常见于舒林酸、萘普生及吡罗昔康等NSAIDs 中,在严重时甚至会产生一些严重的皮肤损害疾病,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2]。肾脏损害诱发因素较多,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NSAIDs 均可能导致急性肾衰竭的发生,由于NSAIDs 在用药后可能导致水钠潴留的发生,对前列腺素的合成产生抑制效果,因此NSAIDs 用药后可能会对肾血流、肾脏上皮内细胞液、离子转运及肾内激素起到调控效果。而作为一种肾脏损害典型表现的肾乳头坏死,则是由于大剂量NSAIDs 及代谢物的增加,前列腺素的合成受到进一步抑制,尿量减少及严重脱水时肾脏灌注及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所致,因此在临床中伴有肾脏危险因素存在时,应当谨慎使用NSAIDs,尤其是伴有心、脑、肾脏等脏器损害时,其诱发肾损害的概率显著增加[13]。血液系统不良反应主要因NSAIDs 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所致,NSAIDs 在使用后,会造成疾病出血时间的延长,抑制粒细胞的再生,其中安乃近、氨基比林、对氨基水杨酸均属于可诱发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的NSAIDs。此外,NSAIDs 还可诱发头晕头痛、嗜睡、过敏性鼻炎、哮喘、精神恍惚、视力衰退及耳鸣等不良反应,上述不良反应的发生与NSAIDs 的用药剂量密切相关,例如阿司匹林的长期大量用药可造成患者出现耳鸣及听力衰退症状,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昏迷,而长期大剂量的布洛芬应用可出现视力下降或是精神恍惚[14-15]。

文章来源:《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网址: http://www.lcxxgbzz.cn/qikandaodu/2021/0120/439.html



上一篇:聚癸二酸甘油酯的合成及研究热点
下一篇:脑钠肽在心血管临床的应用效果分析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投稿 |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版面费 |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论文发表 |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