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使中风风险提高5倍,了解房颤的公众却不足(2)

来源: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6-0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据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马长生介绍,目前我国每年约有10万房颤病人接受手术,随

据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马长生介绍,目前我国每年约有10万房颤病人接受手术,随着房颤治疗水平不断提升,到2035年,房颤手术预期将增加到每年100万台,为支持实现健康中国行动心脑血管疾病防控目标,必须加速培养壮大专科医生队伍,以满足不断增加的病患需求。

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孙洁分析,房颤的检出率低,引发脑卒中的发病率居高不下,而医院各学科之间的合作不充分,临床医师的诊疗工作中可能会忽略部分高危患者。孙洁建议,要加强心脑血管疾病综合管理,一要推进心脑共治,关口前移;二要普及创新技术,提升防治能力;三要推动高精尖治疗解决方案的资源下沉。

活动中,由复旦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主导、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提供专业指导的《房颤疾病的公众认知度调研报告》对外发布。复旦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傅华介绍,该调研报告覆盖长三角地区五座核心城市的超过2000名公众,通过问卷调查与深入访谈等形式,了解公众对房颤的认知、态度、及行为。

随着房颤病患需求持续增加,创新医疗技术的普及和临床专业人才的储备至关重要。

借此契机,各方共同倡议启动“星光行动”心脑健康教育项目,旨在持续加强公众对房颤的认知水平,推动心脑健康整体管理理念,共同守护全民心脑健康。

造福更多病患,加速建设房颤专科医生队伍势在必行

“只治不防,越治越忙;只治不防,花钱心慌;只治不防,痛苦悲伤。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原卫生部副部长殷大奎在发表主旨演讲时强调,中国现在面临着双重疾病的负担:一类是传统的生物学模式引起的传染病、地方病和寄生虫病;更重要的一类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他表示,防治包括房颤在内的慢性疾病,主要应做到四方面:一是加强慢病健康教育;二是贯彻预防为主;三是早诊早治;四是规范治疗。

图为“携手各方力量,共同守护中国‘心'”话题讨论环节。图片来源:截图自现场画面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主任、心律失常一病区主任、亚洲心律学会主席姚焰表示,从标测到消融,从筛查到治疗,我国的房颤诊疗水平在过去的20年里突飞猛进。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期待产业界和学术界进一步携手,共同促进医疗技术创新,有效干预房颤,造福广大群众。

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病中心主任兼心内科副主任陈明龙也强调,房颤是一种老年病,子女应提醒有高危因素的老人定期体检,尽早发现疾病,配合医生积极干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这才是真正的上游治疗。

调查显示,被访者中听说房颤的人达到85%,但只有不到三成的受访者表示对房颤比较了解,而表示自己了解如何预防、如何治疗房颤的比例则更低。此外,普通公众对于房颤症状认知不完全,对房颤的危害和风险认知也存在误区。例如,近八成受访者知道房颤会引发心源性猝死、心力衰竭等心脏相关并发症,但仅有不到五成受访者知道房颤会导致中风。

作为老年人健康的头号“杀手”,心血管疾病正日渐成为国人的主要健康威胁之一。在心血管疾病中,房颤因发病率高、症状隐匿、易引发高致死率的并发症等原因,也被称为“隐形杀手”。

“隐形杀手”危害老年人群

文章来源:《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网址: http://www.lcxxgbzz.cn/zonghexinwen/2022/0609/1255.html



上一篇:猪油危害最大,是心血管病的元凶?提醒:真正
下一篇:世博高新医院携手北京新安贞医院共建心血管病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投稿 |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版面费 |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论文发表 |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